北京期货配资_北京期货配资公司_期货无息配资
北京期货配资

杠杆炒股股票 中韩人寿获批更名东方嘉富人寿 “合转中”后能否打好翻身仗?

发布日期:2025-02-11 01:08    点击次数:78

  

杠杆炒股股票 中韩人寿获批更名东方嘉富人寿 “合转中”后能否打好翻身仗?

  由中外合资转为国资控股后杠杆炒股股票,险企中韩人寿正式更名。

  2月5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已于近日批复同意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韩人寿”)将名称变更为“东方嘉富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也是2025年我国首家获批更名的险企。

  事实上,浙江国资入主两年多来,中韩人寿大动作不断。不仅董事长、总经理在去年双双换新,还计划今年发行不超过14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一系列举措能否彻底扭转公司常年亏损的业绩颓势,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浙江国资股东控股

  名称变更的背后,实则是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

  公开资料显示,中韩人寿成立于2012年11月,初始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由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国贸”)与韩国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下称“韩华生命”)共同出资,双方各持股50%。

  2017年4月,浙江国贸获批将所持中韩人寿50%股权转让给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东方”)。随后,中韩人寿迎来首次增资,注册资本金增至10亿元,两家股东按相同持股比例(各占50%)认购。

  浙江东方是浙江省国资委下属浙江国贸旗下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8年,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2017年完成资产重组后,该公司成为一家拥有信托、期货、保险、融资租赁、基金投资与管理、财富管理等多项金融业务的控股集团。

  2019年底,中韩人寿获得来自中外股东的第二次增资,新增注册资本金5亿元。此次增资后,浙江东方和韩华生命出资比例维持不变,分别占50%。

  直到2022年7月,中韩人寿迎来关键转折点。原浙江银保监局批准中韩人寿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加至30.012亿元,浙江东方和另外5家国资企业认购相应新增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浙江东方持股比例为33.33%,达到监管部门规定的单一股东持股上限,跃升中韩人寿第一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韩华生命选择不参与此次增资,导致其持股比例从50%稀释至24.99%。这也意味着中韩人寿自此告别了“五五开”的股权结构,正式从一家中外合资险企变身为国资控股险企,浙江东方为其控股股东,浙江省国资委为其实际控制人。

  中韩人寿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引战增资是公司推进省市县国资国企产业协同企业联动的成果之一,有利于各方共同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浙江东方彼时表示,中韩人寿将依托股东赋能,不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水平,深化保险领域数字化改革,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民生,创新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保险“稳定器”作用,打造保险服务共同富裕示范样本。

  分析人士指出,“合转中”可以避免中外资股东在股权对等情况下,经营管理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顶牛”现象,从而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有利于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地方国资股东的集中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加入,能够为保险公司本土化提供资源支持,加快业务发展的步伐。

  除更名外,中韩人寿股权调整后,“将帅”齐换。2024年12月,经过两年多的空缺,中韩人寿总经理一职尘埃落定,由张希凡获批出任。记者了解到,张希凡出生于1970年,早年任职于媒体机构,后加入保险业,先后任职于美国友邦保险、中英人寿、中德安联人寿、美国大都会人寿、中宏人寿等。

  更早之前的1月,中韩人寿也宣布完成董事会换届工作,金朝萍不再担任董事长,由浙江东方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何欣接棒,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

累计亏损超15亿

  尽管有国资股东“撑腰”,中韩人寿的业绩表现却并不乐观。

  根据年报,2012年至2019年,中韩人寿分别亏损0.21亿元、0.56亿元、0.74亿元、0.93亿元、1.34亿元、1.42亿元、1.19亿元、1.46亿元,呈不断扩大之势。

  2020年,踩在“七平八盈”的时间节点上,中韩人寿扭亏为盈,实现微利0.08亿元。可惜好景不长,次年又重新陷入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3年,中韩人寿分别亏损1.17亿元、2.98亿元、3.27亿元。

  也就是说,在成立后的12年间,中韩人寿累计亏损超15亿元。

  制表:王莹

  谈及近年来中小型险企普遍面临的盈利困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市场环境变化、经营成本高昂、偿二代二期规则和新会计准则实施下的保险准备金计提压力、投资收益率下行以及业务结构单一等多重因素。

  2024年,中韩人寿在业绩上终于露出曙光,打破了连续多年的亏损阴霾。最新披露的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10亿元,净利润0.10亿元。

  特别是在权益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中韩人寿投资收益显著提升。截至去年末,该公司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5.23%、7.94%,远超上年同期水平。

  偿付能力方面,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中韩人寿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3.56%、229.74%,均较上季度末提高超40个百分点。另外,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均为BB级。

  对于偿付能力的大幅提升,中韩人寿解释称,当期盈利导致实际资本提升,季末权益资产占比降低,30年期国债、地方政府债持仓比例提高导致最低资本降低。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一年,为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险企适应新规则提供了更多喘息的时间。

  广发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福预计,偿付能力承压的保险公司将通过加快发债节奏补足资本,且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增加债务性资本补充工具,有望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的债权增资渠道,进一步缓解偿付能力压力。

  1月23日,中韩人寿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14亿元的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这也是今年开年以来第一笔获批发行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

  对此,中韩人寿表示,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拟发行不超过14亿元资本补充债券,经评估,在全额发行的情况下预计提升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40个百分点,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无影响。

  中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文宇指出,长期利率中枢下行是未来的大趋势杠杆炒股股票,中小险企原有的冲刺保费规模获取资金,依靠投资收益获利的模式难以为继,需要重视保险主业盈利的重要性。“中小险企可以追求‘小而美’的发展路径,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在市场细分领域做深做实,打造差异化优势”。



Powered by 北京期货配资_北京期货配资公司_期货无息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